楞嚴經要義118:修行不能跟放逸的人在一起,正念的磁場跟放逸的磁場會互相抵觸
楞嚴經要義118:
凈界法師宣講
《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》要義。監院法師慈悲,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阿彌陀佛!講義260面
這一科講到「借無聞比丘為語端而備明五陰魔境」。五陰魔境並不是在我們散亂的階段出現,這是一個修止觀所產生的。我們過去是心隨妄轉,我們習慣是隨順我們的妄想的活動,現在突然間在妄想當中,又創造一種正念的力量。真實的力量跟妄想的力量,當然是漢賊不兩立,真妄不兩立就會產生真妄交攻。在真妄交攻當中就會很多、很多的事情出現。你看有些人他打坐打到最後痛哭流涕,有些人打坐到最後突然間非常歡喜,其實這個都是有事情;也就是在修行當中,越平常是越對的,突然間不對勁,那就是有問題,因為他的心不平常。不對勁當中有二種情況:第一個是外在外力的干擾,如果你是禪定功夫很深,那當然是魔王來干擾你,一般人當然就是鬼神魑魅來迷惑你;這是第一個,外在的魔境來干擾,就是有外力的誘惑。第二種是我們內心自己的邪見產生的。
又復於中,得少為足,如第四禪無聞比丘,妄言證聖,天報已畢,衰相現前,謗阿羅漢身遭後有,墮阿鼻獄。
圓瑛法師《楞嚴經講義》
又復於中,得少為足,如第四禪,無聞比丘,妄言證聖,天報已畢,衰相現前,謗阿羅漢,身遭後有,墮阿鼻獄。
又復明行識二陰。行陰所發,十種心魔;識陰所發,十種見魔;皆無外境,但是於自心中,妄生邪見,得少為足;且更自言,滿足菩提,不免輪墜。如第四禪,無聞比丘等:舉一為例,以發明之。如無聞比丘,但修無想,不務多聞;報得四禪,便自妄言,已證小聖,阿羅漢果。天報已畢,想心復起,衰相現前;不知自己本未證果,反起謗辭,言我今已證阿羅漢果,身遭後有,謂佛妄說羅漢不受後有。因此謗佛,墮阿鼻獄。其害若此,可不畏哉!
《智度論》云:有一比丘,師心自修,無廣聞慧,不識諸禪,三界地位,修得初禪,統謂初果;乃至四禪,便謂四果。命欲盡時,見中陰相,便生邪見,謗無涅槃,羅漢有生。以是因緣,即墮泥犁獄中。蓋經論一事,而詳略異耳。二詳標微細魔事竟。
成觀法師《楞嚴經義貫》
又復於中,得少為足,如第四禪,無聞比丘,妄言證聖,天報已畢,衰相現前,謗阿羅漢,身遭後有,墮阿鼻獄。
「又復於」世間禪「中」,以「得少為」滿「足」「如」,例過去已得「第四禪」之名為「無聞比丘」者,便於得四禪后「妄言」他已「證」得「聖」道(阿羅漢道),並謂入第四禪即是入涅槃。後來在他四禪天的「天報已畢」,五種「衰相現前」時,方知自己將死,便反而「謗」佛為妄語,言「阿羅漢」不受後有,而他今既已得四果之無生,且已入於涅槃,為何卻再從涅槃出,而「身遭後有」 將復受輪迴?可見實在並無涅槃,而阿羅漢亦非證無生;這位比丘以此謗佛、謗法、謗僧之罪,即「墮阿鼻」地「獄」受苦報。
「無聞比丘」:義為泛稱沒有聞慧的比丘,不過這也是一位比丘的名字。《大智度論》云:「有一比丘,師心自修,無廣聞慧,不識諸禪三界地位,修得初禪,自謂初果;乃至四禪,即謂四果。命欲盡時,見中陰相,便生邪見,謗無涅槃,羅漢有生。以是因緣,即墮泥犁獄中。
其中又有一種叫得少為足。什麼叫得少為足呢?比方說,他成就四禪,四禪我們前面講到「舍念清凈地」,他把前面歡喜的心、快樂的心完全舍掉了,安住在「舍」,不苦不樂的念頭。這時候他的心可以說是正念分明,不動照了,四禪的心是最為寂靜,最為明了,他就把這種寂靜明了的心,以為當作四果,妄言證聖。他不知道這煩惱的顛倒只是暫時的縛住,他以為他斷惑證真,因為這四禪的相貌是跟阿羅漢滅盡定的相貌是非常的相似。但是等到四禪天的果報結束了以後,他出現了五種的衰相,這時候他就毀謗佛陀,毀謗正法。他說:佛陀是大妄語者,佛陀說世間上有涅盤,那為什麼我證得了涅盤又失掉呢?謗佛。
第二、謗法,他說這世間上根本沒有所謂的阿羅漢,證得阿羅漢果應該是不受後有,怎麼阿羅漢死了以後,又招三界的果報呢?原來世間上根本沒有阿羅漢,世間上也沒有真實的涅盤可得。謗佛、謗法,以此毀謗佛法的過失,就直接墮入阿鼻地獄了。一種是來自於外境的干擾,一種是來自於你內心的邪見顛倒,到最後的結果只有一個,就是「洗心非正」,在回家的路當中,結果誤入了歧途。
勸聽許說
汝應諦聽,吾今為汝,仔細分別。」
你要好好的仔細的來學習這五陰魔境,佛陀也會仔細的加以分別。在前面一科我們講到「廣示七趣的差別」,那一段蕅益大師說,那是強調持戒的重要--「若無出世的妙戒,絕無出世的妙慧。」強調持戒。這一科剛好相反,強調智慧的重要--「若無中道的妙慧,並失中道的妙戒。」你可以從這二科的比對,我們可以知道,聲聞在持戒跟智慧是獨立的,你看你持聲聞戒的時候,你不一定要修無常無我觀,這是兩回事。所以聲聞戒法,戒跟慧是兩條路,你可以花一段時間專心的持戒,然後再花一段時間來修慧,可以的!但是在整個菩薩戒法當中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這一段海公說:在整個菩薩的戒法當中,它的身口的持戒跟你意業的止觀,永遠都是相輔相成的。倓虛老和尚說:整個《楞嚴經》講「不迷、不取、不動」,不迷就是智慧,不取是禪定,不動就是持戒,這三個是一體的,不可分開。你戒沒有持好,破壞你的智慧,你沒有智慧,你戒也持不好,所以它每一條戒都是必須要跟止觀要能夠配合,戒法跟智慧是相輔相成的。
這一段蕅益大師說:為什麼佛陀要仔細加以分別呢?蕅益大師說:無聞之過,甚可怖畏。他說:你今天沒有去了解整個返妄歸真當中的一些魔境,是非常可怕的。為什麼呢?第一、魔相幽隱難見,魔的境相是很難分辨的,他真妄很難分辨的;二、魔害是深重難堪,你一旦受到魔害,那是非常可怕的。後面會說,他說:你身受魔害,那你是根本上的傷害,比破戒還可怕。因為破戒是破其中一條戒,你一旦受到魔害的時候,你是全體的起顛倒,根本上的傷害。古人說:你寧可千年不悟都沒關係,你不可一日著魔。所以佛陀說:汝應諦聽,吾今為汝,仔細分別。因為無聞的過失是非常的可怕。
丁二、時眾佇誨
這時法會大眾以期待的心,來等待佛陀的教誨。
阿難起立,並其會中同有學者,歡喜頂禮,伏聽慈誨。
在這當中其實是沒有人來請法,佛陀是以大悲心來無問自說。這時阿難尊者跟法會大眾就起立,以歡喜心頂禮佛陀,也以恭敬的心,等待佛陀慈悲的教誨。
成觀法師《楞嚴經義貫》
「阿難」即「起立,並其會中,同」 是「有學者,歡喜頂禮,伏聽」 如來「慈誨」。
【詮論】
本經的基本架構,可說是:「從破魔始,至破魔終」;因為自阿難示墮、文殊將咒解救(此即是破魔之始)至阿難請示修定(因為光持戒,定力不足,境界現前,便把持不住,因而墮落,成就魔事);佛方便示導,歷七處破妄(七處徵心)、十番顯見、示十八界皆本如來藏、二十五聖自證境界、重說大咒、開示建壇、結界、修楞嚴大定之法、詳述四種明誨、大乘六十位修證之真菩提路、細述三界十習因、六交報,及四生、七趣種種眾生(種種地獄、十種鬼趣、十種畜生趣、十類人趣、十類仙趣、諸天趣——欲界六欲天、色界四禪諸天、無色界四空諸天,以及四種修羅趣),至此,聖凡種種境界,以及信、解、悟、修、證、果之真菩提路亦皆開示明白;接下來的「五十陰魔」,詳論五十種禪定中的魔境,及破除之法,可說是達到本經的最高潮處,對修行人或習禪者來講,也是最最重要、最為實用的地方。
因為本經始自以神咒破魔,中間七處破妄,及四種清凈明誨、四加行、乃至詳論六道諸趣時,其實也皆是在破斥:或破魔、或破邪、或破妄;而各種邪妄,亦正是魔因。故《大智度論》論云:「除諸法實相外,皆是魔事。」以不出魔數故。然而以上所破斥之邪妄境界,並未像最後這一節「五十陰魔」中所說的,那麼詳盡、實際。修行菩提或習禪者,對於此部分,不可不知,不可不深入解了、奉行,否則習禪必然魔事重重,而菩提必定難成。
又,釋尊坐菩提樹下,破四魔軍,成等正覺;故知成菩提是必然要破除魔事的;雖然依理上而言,魔事與魔境皆是依自心妄現,然而佛若不開示,世間無人能覺知其為魔事,因而被內外種種妄境所惑亂,而魔事成矣。由於得聞佛之開示,事先知道,心理有準備,且依自善根力、及佛力加持、法力護持,諸天護法擁護,一旦境界現前,即能立刻覺知、識破,而得持心不動,不為所惑、不隨、不信、不從,如是則魔之惡圖即不得逞,魔意一旦受挫,魔事即破。故知,破魔之事無他,即:
一、多聞、研求、深入知解魔所行事及所現境界。
二、持心不貪世間一切,尤其是財、色、名、利、權、位等。
三、任何時候,境界現前時,立即「覺知」。
四、「持心不動」、不信、不隨、不喜、不悲(不以所見境界為喜、為悲、乃至自以為尊、為勝等。)
總而言之,修行者要完全不遇障難,可說是不可能的;要完全沒有境界現前(不論善境界或惡境界),也不太可能。但我們不能期求完全沒有障難或魔事,而應希望我們有能力克服障難及破除魔事。
又,境界不在善惡,只要自心不貪愛取著,便都不成問題;若自心貪著,即使是善境界也會變成魔事。這一點就是佛在本節經文中一再強調的:於每一重陰魔之末,佛都會說:「斯但功用,暫得如是,非為聖證,不作聖心,名善境界;若作聖解,即受群邪。」意即:這種修行境界,只是定力所引起的暫時的作用,不久它就會消失的;因此這些現象並非表示你已達到聖人所證的境界,所以你心中也不要以為你已得聖人的證境。這樣不妄想貪著,這個境界也還可稱為善境界,但你若把它當作你已「證聖」之解,便馬上受諸邪群魔所趁、所用、所纏,而胡裡胡塗入於魔數,亦不自知。
又,所謂「魔事」之魔者,其實不只是天魔;依通教所說的四魔:天魔、死魔、煩惱魔、五陰魔。若依本經,則還包括種種鬼、神、魑魅、精怪等等。因為這些眾生,或者自懷噁心,喜歡壞人修行;或者為魔所使、為魔所用,故皆能成就魔事,破壞修行。因此本經前面所述之種種鬼趣、旁生趣等,讓我們於眾生界有全面的了解,因而在專修三昧時,對覺知魔事、防範魔事、乃至對治或破除魔事,都有很大的幫助:因為了解整個習禪過程、方法、果報,及眾生界的狀況故,非對於「敵人」一無所知,亦非「敵暗我明」,而能「知己知彼」,因此一旦魔事發生,也不會胡里糊塗、一無所知,而驚慌失措;也才能沉著穩定地對付。
最後,愚意以為本經這「五十陰魔」章,可說是本經最為稀有、最為寶貴的部分,因為其他經典都沒有如是之法;或也有涉及魔事的,但也沒有這麼詳盡、這麼完備的「破魔大全」。因此諸修菩提者及習禪人,皆應深入精研、信解、諷誦再三,為他人說。
附及,這「五十陰魔」章,實是習禪的「破除魔事品」。若以世間法來比喻,有如:我們買一部機器或汽車等,機器的說明書中,最後大都會有一節「故障排除法」,詳列這機器在操作中可能發生的種種故障現象,及其排除之法。這「五十陰魔」章,等於操作駕駛「禪定三昧」這條「法船」的故障排除法,依於此法,舟中之人方能安抵涅槃正覺彼岸。
丁三、總別開示
有關五陰魔境,佛陀先作總相的說明,再作別相的開示,總別二種開示。分三:
戊一、總明魔事之由。
戊二、別明境發之相。
戊三、結勸欽誨遵修。
戊一、總明魔事之由
攏總的說明生起魔事的因由。為什麼好端端的會生起魔境呢?分二:
己一、正明魔動因由。
己二、勸誡迷悟得失。
己一、正明魔動因由
正式說明魔境來干擾我們的因由。為什麼一個人修止觀,一定會觸動魔境,是怎麼回事?
生佛體同
佛告阿難及諸大眾:「汝等當知,有漏世界十二類生,本覺妙明覺圓心體,與十方佛無二無別。
佛陀先攝用歸體(把心帶回家),講到我們眾生的心性。佛告阿難及諸大眾說:「汝等當知,「汝等」是所有凡夫跟有學之人。在有漏世界,這地方是揀別這以下的開示不是無漏,是有漏。這個有漏是什麼意思呢?這個世界的產生,是由煩惱跟業力所創造的;世界是指依報,十二類生指正報。在有漏的依正二報當中,我們眾生本具的本覺、本妙、本明的覺圓心體,覺悟圓滿的心體,跟十方諸佛是無二無別。我們前面講過,一切眾生為什麼都可以成佛呢?主要的理由就是,因為我們本來面目,跟諸佛的本來面目是無二無別的。先把體性講出來,第二段就正式說明致魔的因緣。
致魔之因
妄生空界
由汝妄想迷理為咎,痴愛發生,生髮徧迷,故有空性,化迷不息,有世界生。 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,皆是迷頑妄想安立。當知虛空生汝心內,猶如片雲點太清里,況諸世界在虛空耶?
成觀法師《楞嚴經義貫》
由汝妄想,迷理為咎,痴愛發生,生髮遍迷,故有空性,化迷不息,有世界生,則此十方,微塵國土,非無漏者,皆是迷頑,妄想安立。
然而「由」於「汝妄想」,而「迷」本有之「理」體,以此「為咎(咎:過失,罪過)」,而令無明之迷「痴」更起「愛」念,致令清凈本心化成真妄和合,因而「發生」阿賴耶識,接著更「生髮」能見之見分,進而「遍迷」於外,欲有所見,而發生頑空之相分;是「故有」所見之相分「空性」產生;能所既立,相因相成,展轉變「化」與痴「迷」相續「不息」,因而「有世界生」起。「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」之世界「者,皆是迷」於本覺真心「頑」因而起「妄想」之所「安立」。
「痴愛發生」:「痴」,無明。「發生」,發生阿賴耶識。由迷痴而起愛念,故令清凈本心成真妄和合,而發生阿賴耶。
「生髮遍迷」:「生髮」,即發生。謂,又發生能見之「見分」。「遍迷」,指遍迷於外,欲有所見,而發生所見頑空之「相分」。
「故有空性」:「空性」,指頑空之性。
「化迷不息」:「化」,能所相因,展轉變化。「迷」,痴迷。「不息」,相續不斷。
「有世界生」:此即前經文所說:「迷妄有虛空,依空立世界。」
著魔的原因:我們眾生因為一念的妄想。這個妄想是怎麼來的呢?是迷理為咎;迷真才起妄。本來沒有妄,怎麼有妄想呢?因為迷失我空法空的真如理,產生了對立就產生了妄想。妄想當中有麤細二種差別,從微細來說,就是「痴」的妄想、跟「愛」的妄想。
這一段圓瑛老法師說:我們打無明跟妄想是不一樣的。無明是屬於痴,無明沒有對錯。說你這一個人向外攀緣,向外攀緣不能講是罪業,它只是一個痴而已,他就是不知道一切法是平等的,而虛妄的產生能所,所以無明基本上是屬於第八識的作用,是三細;一念妄動以後,在平等法界當中虛妄產生能所,而產生了第八識,痴是微細的的八識。妄想就比較麤重,是屬於第六意識的愛憎取捨。無明是一種有所得的攀緣心,愛是一種煩惱,愛憎舍取的煩惱。總而言之,在迷真以後,生起的妄想有痴愛二種妄想。
痴產生的相貌:生髮徧迷,故有空性
因為有一念的愚痴,這種有所得的心,就將平等的真如切割成一個能所的對立,一個能緣的心與所緣的境。所以就把全體的真如,就轉成頑虛空之相,就是所謂的「生髮徧迷,故有空性。」就是為什麼會有虛空呢?因為我們產生能所的對立,有能有所就產生了虛空。
化迷不息,有世界生。
虛空雖然是有,但虛空是沒有差別相的,在無差別當中又創造了個人的世界差別,比方你是人道的世界,他是餓鬼道的世界,他是畜生道的世界。這差別相怎麼來的呢?因為有愛取的煩惱,有些人對善法產生愛取,他創造了美好世界;有些人對惡法產生愛取,創造了醜陋痛苦的世界。由前面的愚痴而創造了虛空,由我們心中不同的愛取,而創造了不同差別的世界。總而言之,虛空相,世界相,就是一念的妄想之所變現。
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,皆是迷頑妄想安立。
這一段是把前面作總結。由前面的道理我們知道,我們每一個人所受用的十方虛空,以及虛空裡面的國土,之所以變成非無漏(就是有漏),為什麼會是一個有漏的世界呢?因為都是我們一念的迷痴還有愛取,迷痴的妄想跟愛取的妄想之所創造出來的。你有這樣的妄想,你就有這樣的世界出來。你為什麼今生會遇到什麼人?遇到什麼事?跟你前生打什麼妄想是有關係的。
當知虛空生汝心內,猶如片雲點太清里,況諸世界在虛空耶?
成觀法師《楞嚴經義貫》
當知虛空,生汝心內,猶如片雲,點太清里;況諸世界,在虛空耶?
然而「當知」此無邊之「虛空」,實「生」於「汝」本覺真「心」之「內」,,此心內虛空之大小與本心相比,「猶如」一小「片雲點」綴於茫無際涯的「太清里」(太空中),何其渺小,且不久住。而「況」依空而立之「諸世界」、及身心、更「在」本已渺小的「虛空」中「耶」?豈非更是微不足道?
「當知虛空生汝心內」:無邊虛空實是生於你本覺真心之內。
「猶如片雲點太清里」:「太清」,太空。謂虛空在你的真心中,其大小就有如太空中的一小片雲一般:太空甚大,而片雲甚小——法合:汝之真心甚大,而世間之虛空實甚小,只如真心虛空中的一小片浮雲。
「況諸世界在虛空耶」:真心中含里世界的虛空已小如空中的一片浮雲,而況諸世界又在這虛空之中,豈非小之又小?
當知在虛空(包括世界)當中,虛空是生在我們的一念心性當中,就好像一小片的雲霧,點綴在太虛空當中,虛空它只是我們一念心性的水泡,這是廣大天空的一個小雲霧而已,何況這世界又在這虛空當中,那就更小。意思是說,為什麼會產生魔境,先講出它的一個道理,就是因為你外在的世界,是你妄想所變現。那麼你現在破壞妄想,你等於是間接在破壞外在的世界。它的意思是這樣。再講一次,你外在的世界怎麼會有?是你妄想變的。你現在對治這個妄想的時候,你外在的世界就開始要消失了。你外在的世界要消失的時候,有些人就不同意,有些人就不同意你這樣做,因為這當中牽涉到有共業的問題。(往下看你就知道)
歸元本無
汝等一人發真歸元,此十方空皆悉銷殞,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?
圓瑛法師《楞嚴經講義》
汝等一人,發真歸元,此十方空,皆悉銷殞,云何空中,所有國土,而不振裂?
設使汝等,能有一人,心光內照,發明本有真心,返本歸元,歸元則無迷,無迷則此十方晦昧,所成之頑空,皆悉銷滅,而殞亡矣!以虛空原因迷妄而有,如前雲生髮遍迷,故有空性,無迷故無妄空,此真顯妄破,應念化成無上知覺也。云何頑空之中,所有結暗為色之國土,而能保全,不形振裂耶?
問:一人發真歸元,此十方空,皆悉銷殞,現在十方諸佛,成道已久,何以仍見虛空?答:此虛空,是未歸元之眾生所見,非關諸佛之事。譬如眼中有翳,夜見燈光,別有五色圓影,諸佛翳病已除,全空全真,唯見一真法界也。初推真妄生滅相關竟。
外在的世界是你一念的妄想變現的,所以當你「發真歸元」,你發心要迴光返照,正念真如,發心要把你的心從妄想的攀緣心要帶回家的時候,這時候由妄想所變現的十方虛空,十方世界全部要消失,而且這空中所產生的十方世界通通會破壞掉。這地方就有些人就不同意了,因為我們習慣性活在妄想,所以會產生世界,現在你要對治妄想,就等於間接要破壞外在的世界。
魔動之緣
正式說明為什麼你在佛堂裡面打坐,他一定要來破壞你,這當中有原因的,因為你干擾到他了。
定合聖流
如輩修禪飾三摩地,十方菩薩,及諸無漏大阿羅漢,心精通吻,當處湛然。
說「如輩修禪」我們在佛堂修禪,我們也沒去惱害別人,但這地方有個問題;我們用迴光返照,正念真如,這種空假中三觀的智慧,來莊嚴我們一念心性,我們的心跟十方諸佛菩薩,跟那些無漏的大阿羅漢,他們在一念的寂靜心當中,是心精通吻,我們的心跟佛陀的心是互相吻合。但是我們向外攀緣的時候,每一個人的心不同,「依體起用」,個個不同,但「攝用歸體」,把心帶回家,我的家跟你的家一定一樣,家只有一個。就在這個家當中,當處湛然,當下清凈而光明,光明而清凈。你在修《首楞嚴王三昧》的時候,十方諸佛菩薩是非常歡喜你,張開雙手歡迎你回家,但是有些人就不歡喜的,哪些人不歡喜呢?
諸有壞動
一切魔王,及諸鬼神,諸凡夫天,見其宮殿無故崩裂,大地振坼chè,水陸飛騰,無不驚懾。
一切魔王。六欲天的波旬,還有這些諸大的鬼神,還有凡夫的諸天,他們看到他的宮殿無緣無故,產生了崩裂,就是破壞,乃至於整個大地產生震動,產生了分裂,水中的眾生,路上的眾生乃至於空中的眾生,都產生了驚怖,因為大地開始振動,宮殿開始破壞。
諸魔不容
凡夫昏暗,不覺遷訛。彼等鹹得五種神通,唯除漏盡,戀此塵勞,如何令汝摧裂其處?
圓瑛法師《楞嚴經講義》
凡夫昏暗者:獨指人道,昏迷暗鈍,謂未具五通。不覺,是行人入定,將證之故,無端被境所遷,甚至訛言,陰陽失度等,故曰不覺遷訛。
彼等鹹得,五種神通,惟除漏盡,戀此塵勞,如何令汝,摧裂其處?是故鬼神,及諸天魔,魍魎妖精,於三昧時,僉qiān來惱汝。
此魔等來惱。彼等,即指天魔、鬼神等;鹹得五種神通者:此為報通,非是修通。於六通中,惟除漏盡通,是無漏禪定,斷惑所發。既鹹得五通,必知宮殿崩裂,是定力所為,留戀塵勞,自然不求出世,如何令汝,任運成道,而摧裂其處耶?
如釋迦如來,於菩提場,安坐之時,發一咒願,而我不成佛道,不起此座,即時六變震動。爾時魔王,見其宮殿震動,以天眼遙觀,知是悉達太子,於菩提樹下,誓成佛道。即時下令,誰能領旨,破壞禪定?當時三位魔女,領旨前往,此即定能招魔之明證也。幸佛定力既深,願力堅固,不為所動。后魔王親自率領魔兵魔將,前往破壞,亦復無可如何。
是故鬼神,及諸天魔,魍魎妖精,彼等所依,無非愚痴邪暗之境。行人修定,心光一發,與菩薩諸聖,通同吻合,能破愚痴邪暗。由是於汝靜修三昧時,僉來惱亂於汝,僉即皆也。皆欲破壞禪定,彼等始安也。初驚動諸魔由定竟。
成觀法師《楞嚴經義貫》
凡夫昏暗,不覺遷訛。彼等鹹得,五種神通,惟除漏盡,戀此塵勞,如何令汝,摧裂其處?是故鬼神,及諸天魔,魍魎妖精,於三昧時,僉來惱汝。
然而一般人道之「凡夫」未具五通,則因「昏」迷「暗」鈍,而不知「不覺」此一切異相之真因,反而「遷」轉「訛」誤,以為是天地陰陽失度等因所造成。「彼等」天魔鬼神「鹹得五種」 報得之「神通」(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、神足、宿命),「唯除漏盡」 通(未得漏盡通),故皆知其住處之所以振裂之因;然彼等皆十分貪「戀此」有為「塵勞」之世間,「如何」能任「令汝」更修成三昧,而由你的三昧定力之光「摧裂其」結暗所成、深心所愛之住「處?是故」 ,一切「鬼神、及諸天魔、魍魎、妖精,於」 你修「三昧時,僉來惱汝」,不令汝三昧順利成就。
「彼等鹹得五種神通」:「彼等」,指天魔、鬼神。「五種神通」,此是報得之通,非修得之通。
「唯除漏盡」:「漏盡」,即漏盡通。以此通是無漏禪定所發;蓋行者以此定力而斷惑盡漏所證之神通,故名。
「戀此塵勞」:謂彼天魔鬼神皆留戀此世間塵勞境界。
「僉來惱汝」:「僉(qiān)。」,皆。
在這種情況之下,凡夫是一個昏昧暗鈍的情況,他沒有神通。因為他前面說的,這種宮殿的破壞,大地的振動,這種都是禪定所見的色法、禪定所見,所以凡夫感覺不出來。但是前面說的這些魔王、大力鬼王,這些欲界天的天人,他們都有五種的報通,唯除漏盡通,更重要他們都貪戀這三界的果報。所以他怎麼能夠允許你去破壞他的宮殿?去振裂他的大地?是諸魔所不容。
故來惱亂
是故鬼神,及諸天魔魍魎妖精,於三昧時,僉qiān來惱汝。
總結:是故鬼神,及諸天魔王、魍魎、妖精,在你三昧將要成功的時候,他們都要惱害於你,一方面保護他們的宮殿。這地方就把我們為什麼經常會受到魔境的理由說出來。我們分成二部份來說:
一、「境隨心轉」,你的心態改變的時候,你這一部分業力所創造的境也開始在動搖,開始在消滅了,境隨心轉。為什麼說境隨心轉?比方說,我們一個佛學院,比方有二十個學生,突然間來一個大福德的人,或大修行者跟我們共住,欸!我們就覺得整個世界的磁場就好很多。因為業有共業跟別業,別業當然個人循業發現,但是別業中有共業,所以你看我們共修中有些人煩惱特別重,其他人會感到那磁場就很躁動,因為有釋放一種共業的因緣出來。現在就是說,你一個修行人開始在迴光返照了,你要把你這一部份的業抽回來,你的別業當然沒話講,但是問題是這當中有共業,你抽回來的過程當中,這地方就產生問題,你境隨心轉,你的外境隨你的心在變化,這第一個。
二、「正邪不兩立」,這地方有一個理由,在261面的最後一段它說:這些魔王是「戀此塵勞,如何令汝摧裂其處?」他們的心情是希望保持原狀,而你要做改變,所以他當然不同意了;他希望這個美好的世界永遠保持下去,你現在要迴光返照,正念真如,要把這有漏世界破壞掉,在共業的角度來說,對他們產生一定的傷害。
比如我們一個家庭,是住了三個人、五個人,大家都很放逸,每一個人的磁場都往放逸的方向走,大家都覺得好像沒有互相干擾。突然間有一個人想修行,這磁場就不對了,三個人都很放逸,一個人突然想修行,你說:我也沒幹擾你,你們繼續放逸啊!我在隔壁房間打坐。但是那放逸的氣氛就不對了,因為它釋放出一種正念的氣氛出來。這時候那些魔王就不歡喜的,他肯定要來破壞你。這就是他們為什麼來干擾修行人的主要原因。所以你看我們在修行,你一定要同見同行,修行的人不能跟放逸的人在一起。因為你一修行的時候,你創造一個正念的磁場,他創造一個放逸的磁場,這二個是會互相抵觸的。佛陀勸誡我們,如果是迷,它有什麼過失,第二個是悟,有什麼功德。
己二、勸誡迷悟得失 分二:
庚一、勸悟則成得。
庚二、誡迷則成失。
庚一、勸悟則成得 如果能夠覺悟,我們就能成就廣大的功德
客不成害
然彼諸魔雖有大怒,彼塵勞內,汝妙覺中,如風吹光,如刀斷水,了不相觸。汝如沸湯,彼如堅冰,暖氣漸鄰,不日銷殞,徒恃神力,但為其客。
圓瑛法師《楞嚴經講義》
然彼諸魔,雖有大怒,彼塵勞內,汝妙覺中,如風吹光,如刀斷水,了不相觸。汝如沸湯,彼如堅冰,暖氣漸鄰,不日消殞,徒恃神力,但為其客。
此示悟迷之得失也。然彼等諸魔,見其宮殿,無故崩裂,雖有大怒,而言雖有者,究竟與我無傷也。彼塵勞內者:謂彼猶在塵勞,生滅法中,所起邪行。汝妙覺中者:謂汝所修,妙覺真常心中,本具正定,邪不敵正,以生滅而欲壞真常,以怒氣而欲惱定心,譬如以風吹日月之光,以刀斷長流之水。了不相觸者:日月之光如故,長流之水無痕,了不觸傷也。
又汝修定者,觀智增明,猶如沸湯;彼擾惱者,邪執正固,猶如堅冰;非但無損,且能破魔。沸湯之暖氣,漸漸鄰近于堅冰,而堅冰之凍結,不日消亡殞滅矣!彼雖徒恃五通神力,縱有大怒,亦不過但為其客,終不久住,不能成害矣!
成觀法師《楞嚴經義貫》
然彼諸魔,雖有大怒,彼塵勞內,汝妙覺中,如風吹光,如刀斷水,了不相觸。汝如沸湯,彼如堅冰,暖氣漸鄰,不日消殞,徒恃神力,但為其客。
「然彼諸魔」 見其宮殿無故崩壞,「雖」心中「有大怒」,但是「彼」猶在「塵勞內」之生滅法中,而「汝」所修的楞嚴大定則是在「妙覺」真常之「中」,非生滅法;故他若欲害你,則猶「如」欲以「風吹」散日月之「光」,毫無著力處,亦「如」欲以「刀斷水,了不相觸」。又「汝」習定之觀智熾然猶「如沸湯」,而「彼」嗔惱之邪執雖「如堅冰」,但汝之定慧熾然之「暖氣漸鄰」於彼堅冰,彼冰「不日」即告「銷殞」,彼魔「徒」然仗「恃」五通「神力,但」終「為其客」,不得久住,亦不能成害。
「彼塵勞內」:彼諸魔尚在塵勞之生滅法中。
「汝妙覺中」:而你所修的大定則是在妙覺真常之中。
「暖氣漸鄰,不日銷殞」:謂魔若來近,則行者的定慧熾然之暖氣,便逐漸侵鄰到他的邪執堅冰之上。「不日」,不久;不消幾日,堅冰便消熔殞滅。
「但為其客」:「客」者,喻不久住者。故其魔事終不久住,不能成害。
你今天想要返妄歸真,對他的宮殿產生了傷害,魔王他當然不高興。所以「然彼諸魔雖有大怒」他看到宮殿即將振動破壞非常生氣。但這地方我們知道一個道理,雖然他生氣,他的心是在三界的塵勞當中,他還是活在妄想,雖然他修了很多的善業,但是他的本質還是一個妄想,具足善業的妄想。「汝妙覺中」,雖然我沒有修什麼善業,但是我在迴光返照,我的心是跟十方諸佛同樣的妙覺心性,即便我沒有資糧,但是重點我的本質還是在妙覺心性當中。這二個人是不同路線的,一個是生滅心,一個是常住真心。所以他要來干擾你,就像風吹光,風去吹光,風跟光本來就沒有什麼關係,不會交集;如刀斷水,了不相觸,你走你的,我走我的。
第二個就是,邪不勝正,「汝如沸湯,彼如堅冰」。我們在正念真如的時候,真如是一種正氣,就像一個沸騰的熱湯。對方是貪戀三界就像一個冰塊,「暖氣漸鄰,不日銷殞」;冰塊一旦接觸到熱的湯,當然它自己就消失掉,雖然他有很多的神通,過去有布施持戒的福報力,但是他畢竟是安住在「客」,他是一種生滅心,不是安住在常住的「主人」。這地方說出二個道理:一、你跟他是沒有關係的,他是風,你是光,各走各的。;二、他是邪,你是正,邪不勝正,這二個道理你要懂。邪不勝正,那為什麼有些人還是被五陰魔境所破壞呢?這地方講出第二個理由
迷亂由主
成就破亂,由汝心中五陰主人,主人若迷,客得其便。
圓瑛法師《楞嚴經講義》
成就破亂,由汝心中,五陰主人,主人若迷,客得其便。
成就破汝戒律,亂汝定心,其過在誰?實由汝之心中,五陰主人。五陰,即下所說,五重陰境;主人,即下所說,觀照之智。如若陰境現前,觀智得力,無論強軟二魔,不生畏懼,彼之伎倆有盡,我之不睬無窮;若觀智稍虧,迷失正念,則魔王乘間而入;故喻主人若迷,客得其便。《正脈》云:魔擾行人,如客賊劫主,主若深居不動,賊乃莫測,愈近愈恐。俗云:強賊怕弱主是也。主若自守不定,驚慌出走,為賊所執,方得其便;以法對喻,足知悉在主也。
成觀法師《楞嚴經義貫》
成就破亂,由汝心中,五陰主人,主人若迷,客得其便。
諸魔鬼神及外道之所以能「成就破」汝戒行「亂」汝定心之魔事,其咎端「由汝心中」之「五陰主人,主人」 自身「若」自生「迷」惑,則「客」乃「得其便」。
「成就破亂」:「破」,指破你的戒。「亂」,指亂你的定。諸魔外道之所以能破你的戒行、亂你的定心。
「主人若迷,客得其便」:主人自家若迷,客乃能得其便。所謂:「肉必自腐,而後蟲生」者是也。
一個人修三昧會被破壞,因為我們的主人不在家,主人一旦迷惑,客人就來偷東西了。理論上客是不能夠偷東西的,但這個主人睡覺了、睡著了,睡著他就把你偷走了。所以為什麼邪不勝正,那為什麼為邪氣所侵呢?蕅益大師說:那是因為你正氣不足。你自己要動,你仁者心動,那當然就被他轉去了,他其實是不能幹擾你的。所以你不必去對治魔王,他自然會消失掉,因為你是熱水,他是冰塊,他來靠近你,他自然就消失掉了,但是你心一動,那就完了!主人若迷,客得其便。我們自己擾亂自己。
悟必超勝
當處禪那,覺悟無惑,則彼魔事無奈汝何。陰銷入明,則彼群邪咸受幽氣,明能破暗,近自銷殞,如何敢留擾亂禪定?
圓瑛法師《楞嚴經講義》
當處禪那,覺悟無惑,則彼魔事,無奈汝何。陰消入明,則彼群邪,咸受幽氣,明能破暗,近自消殞,如何敢留,擾亂禪定?
行人當此禪那正定之中,慧照觀察,一念不生。覺悟無惑者:覺其是魔,悟非善境,不受其惑,則彼魔力,雖然強橫,亦無所施其伎,故曰無奈汝何。陰消入明下,釋無奈汝何之故,陰境消除,而入大光明藏。如前云:聞熏精明,明遍法界是也。則彼群邪,咸受幽氣者:彼之群魔邪怪,咸稟受幽暗之氣以成形,如羅剎向日不見,可以為證。以汝之智慧光明,能破彼之愚痴黑暗,故曰明能破暗,近自消殞。如前云:則諸幽暗,性不能全是也。如何敢留,擾亂禪定者:留尚不敢留,何能擾亂汝之禪定耶?
成觀法師《楞嚴經義貫》
當處禪那,覺悟無惑,則彼魔事,無奈汝何。陰消入明,則彼群邪,咸受幽氣,明能破暗,近自消殞,如何敢留,擾亂禪定?
「當」行人「處」於此「禪那」正定之中,能常自「覺悟」而「無」所「惑,則彼魔事」 之力雖強,以技無所施(沒有破綻可趁),亦「無」能「奈汝何」。待你五「陰」之境「銷」除(五陰盡)之後,「入」於本覺大光「明」藏中,「則彼群」魔妖「邪」本來「咸」秉「受幽」暗之「氣」以成之形,汝定慧之光「明」「便能破」彼愚迷陰「暗」,因此他若接「近」你,則其暗性但「自」取「銷殞」,自身難保,因此他「如何取」再停「留」下來「擾亂」你的「禪定」?
「覺悟無惑」:「無惑」,自不生迷惑,亦不被他迷惑。
「陰銷入明」:「陰消」,五陰之境消泯,即是下文所說的「色陰盡」等。「入明」,入大光明藏。以五陰盡,故如來藏光明現前,是故速即得入。
「則彼群邪咸受幽氣」:「受」,秉受。「幽氣」,幽暗之氣。謂彼群邪都是秉受幽暗之氣,而得成形者。
「明能破暗,近自銷殞」:楞嚴大定的三昧光明,能破彼魔之愚痴黑暗,故他若近你,反而是他的暗性自然消失殞滅。
我們遇到魔境的時候,因為它後面會說,我們一旦會有魔境,表示你突然間打妄想,突然間一時的失念,魔才有機可乘,他乘隙而入。這時候你要馬上把功夫又提起來,又迴光返照,趕快把心拉回來,安住在所緣境,正念真如。只要能夠覺悟,這都是一念的妄想、妄境,不要產生迷惑顛倒,魔境是不能幹擾你的。為什麼呢?陰銷入明。五陰的迷境,一旦入了我們心性的光明當中,這種邪惡之氣它們本來都屬於幽暗之氣所成;而我們在修行真如,是一種光明的智慧,光明能夠破除黑暗,所以一旦它靠近你,它自然會消失掉,它怎麼能夠一直停留在你的身邊,去擾亂你的禪定呢?它這一段的意思就是說:其實是你自己擾亂你自己,你自己自亂陣腳。你不應該說別人干擾你,他只是個助緣,他現出一個影像給你看,你自己動了!你自己有選擇權,擾亂不擾亂歸他,動不動歸我。你們二個本來是兩條路的,他現一個境給你看,你也可以選擇不迷、不取、不動。這地方就是說,我們自己擾亂自己,關鍵在這地方。
庚二、誡迷則成失
迷則成失
若不明悟,被陰所迷,則汝阿難,必為魔子,成就魔人。
成觀法師《楞嚴經義貫》
若不明悟,被陰所迷,則汝阿難,必為魔子,成就魔人。
反之,「若不明」其是魔,不能「悟」知其所現者並非善境,而「被陰」相,「所迷」以致誤以為是證得了聖證,「則汝阿難必」 落魔道,淪「為魔子,成就魔人」之事業。
假設我們不能夠如實的安住在一念心性,然後他開始變出很多的色、很多的影像,給你很多的感受,突然間感到很快樂的感受、很痛苦的感受,產生很多的想象。然後你就跟著這個感受、想象而轉,被五陰魔境所迷惑,到最後必為魔子,成就魔人。我們會失去正知正見,雖然我們也開始繼續打坐、繼續拜佛、持咒,但是你所做的都是魔業,來生就變成魔人,因為你的本質已經被破壞了。以下講出一個對比…
較量淺深
墮淫害淺 如摩登伽,殊為眇劣,彼唯咒汝破佛律儀,八萬行中,祇毀一戒,心清凈故,尚未淪溺。
圓瑛法師《楞嚴經講義》
如摩登伽,殊為眇劣,彼惟咒汝,破佛律儀,八萬行中,祗毀一戒,(汝)心清凈故,尚未淪溺。
且如摩登伽女,殊為眇小,而復下劣,彼之初心,唯以先梵天咒,咒汝破佛所制律儀,八萬細行之中,祗能毀汝,與女人身相觸,一戒而已。淫躬撫摩,將毀戒體,將毀者,而尚未毀也。此並非汝之故起淫愛,由汝心清凈故,且有初果,道共戒力,自然無毀戒體,尚未至於淪溺也。孤山曰:以淫女比天魔,人眇劣也。以一戒比全身,事眇劣也。
成觀法師《楞嚴經義貫》
如摩登伽,殊為眇劣,彼惟咒汝,破佛律儀,八萬行中,祗毀一戒,(汝)心清凈故,尚未淪溺。
又「如摩登伽」母,其身份及法力實俱「殊為眇」小下「劣」,且「彼唯」以邪「咒」欲令「汝破佛律儀八萬行中,祗」 欲「毀」汝之「一戒」(不淫戒),但你以「心」本來是「清凈故」,並非你自己主動起淫念,故「尚未淪溺」。
「殊為眇劣」:「殊」,甚。「眇」,同「渺」,小也。「劣」,低劣。謂摩登伽母的身份與法力,實甚為渺小、低劣。
「心清凈故,尚未淪溺」:但以你的心本來是清凈的,並非你自己自心起淫念,且有初果的道共戒在,所以能不被毀戒體,而不沉淪。
好像摩登伽,摩登伽這個人是一個很卑劣的人,但是她依止仙梵天的咒,破壞你的律儀。在海公的判教是說,阿難尊者是犯到身殘,但沒有破根本。在八萬行中,你犯到跟女人相觸的身殘,但是他內心當中還是正念分明,沒有起顛倒,他還是憶念「如來大慈,寧不救我。」所以沒有毀犯整個根本重戒。摩登伽對我們的傷害頂多在八萬行中,只是毀掉其中一個行,你清凈根本的正見,是沒有傷害的。破戒的可怕相對著魔來說,它還是比較輕微,因為它八萬行只毀一戒,你內心還是清凈,你還沒有真實完全的淪溺。但是你著魔就不同了…
墮魔害深
此乃隳huī 汝寶覺全身,如宰臣家,忽逢籍沒,宛轉零落,無可哀救。
成觀法師《楞嚴經義貫》
此乃隳汝,寶覺全身,如宰臣家,忽逢籍沒,宛轉零落,無可哀救。
而「此」此陰魔與摩登伽母相比,「乃」欲「隳」壞「汝」能成就無上「寶覺」的「全」體法「身」(亦即要將你的法身整個毀滅,並非只要破你一戒一定就好了);這譬「如宰」相大「臣」之「家」,一向得勢,「忽」然觸犯了大律,便「逢籍沒」家私,全家大小「宛轉」飄「零」、淪「落」四方,「無可哀救」。(習禪之人,若迷五陰相,而為魔所趁,為魔所壞,亦復如是,即喪失寶覺全身,不但道果之位被除,一切功德法財亦當盡失,且從而淪落六道惡趣,無可救拔。)
「此乃隳汝寶覺全身」:「隳」,壞。「寶覺全身」,指全體法身。謂此五陰魔的目的,則是要毀壞你能成就寶覺(無上覺)的全體法身。
「如宰臣家忽逢籍沒」:「籍沒」,沒收。「籍」,原義為登錄也;指登錄其人一切所有資產,列成一清單,然後沒收入公庫,稱為籍沒。如宰官大臣,忽觸大律,家財被充公。修行人若遇魔事而被壞,一切戒體及善根功德盡皆喪失,亦復如是。
「宛轉零落,無可哀救」:謂彼大臣先前得勢之時雖然風光無比,今被抄家,即全家宛轉飄零淪落天涯(或被放逐、充軍,或被賣為奴僕、為婢、為妾、為妓);無法拯救。比喻若失寶覺法身,則不但道果之位被褫(chǐ剝奪)除(官位失去),一切功德法財盡失(財產充公),從而淪落六道惡趣(宛轉零落),無可救拔。唯除諸佛大悲哀愍,實難超脫苦趣。
五陰魔境它會破壞你的,是你整個法身慧命,破壞你整個菩提心。講一個譬喻,一個大臣得罪了天子,忽逢籍沒,他就被奪取他的官位,沒收他的財產,消除他貴族的地位,而降為平民。最後的結果,宛轉零落,無可哀救,無處可去,沒有人可以救拔你。因為你得罪了天子,你要是微小的過失還沒關係,你得罪天子那就完了。
這地方的意思就是說,修行當中有些影響不是很大的,有些是很嚴重的,你一點都不能出差錯,你一出差錯就完了!比方說,著魔這件事情,你沒有第二次機會了。我們過去也說過,你一個人可以起煩惱,不能起顛倒。有些人偶爾發發脾氣,亂不了,去懺悔就好;你喜歡貪吃東西,吃完以後好好的懺悔。這地方有沒有過失?當然有過失,但是不影響你根本的菩提心,不影響你根本的正知見,只是皮肉之傷。但是著魔可不是這件事情,它直接侵入到你的骨髓,改變你破壞你的菩薩種性,轉成魔種性,它那個傷害的病毒是傷害到你的根本,這可不能開玩笑的!
所以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,諸位你大概修止觀都會知道,你要修正念,你還要修一個正知。這個「正知」就是經常保持覺照,正知就好像巡邏隊一樣,觀察一下你現在處在什麼狀態。宗喀巴大師說:正念就好像調伏狂象,你拿一個繩子要把象往前拉,不能念要它念,不能專要它專,正念就是把你的心不斷的往前走;正知就是旁邊要有個人看著這隻象,象就是我們的妄想,牠是不是有隨順你所知道的在走,旁邊要有一個正知。
當然你要不修行,什麼事都沒有,你平常就是做一些慈善事業,這些魔境當然都沒有,因為你根本都沒有改變外境。它這個地方就是說,你的心開始改變了,那就很可怕了!因為你心態一改變,你整個外境開始動搖,那跟你有共業的眾生,他就不高興了。他有神通力,他感受得到你開始改變了,那他就不會放過你。他不會放過你,但是你也不要害怕,因為他畢竟是屬於妄想的相貌。佛陀的意思,他要你不要對治它,他告訴你「當處禪那,覺悟無惑,則彼魔事無奈汝何。」佛陀沒有要你對治,當然要是很厲害,你持持咒,重點是你不能迷惑。所以我們要保持正念跟正知二種情況。
相關鏈接:
凈界法師 :《楞嚴經要義》001~~115
楞嚴經要義116:得聽聞佛法以後不是沒什麼效果,大乘佛法一入耳根是永為道種
楞嚴經要義117:不是修善法就容易了生死,你要覺悟惡法不可得,善法也不可執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