楞嚴經要義105:你做人的時候貪愛的水太多,會下墜到畜生道、餓鬼道、地獄道

 

楞嚴經要義105:

 

凈界法師宣講

 

《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》要義。監院法師慈悲,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阿彌陀佛!  講義233面

 

戊二、陳疑

 

我們從前面的學習我們可以知道,當我們在修學《首楞嚴王三昧》的時候,要注意二個重點:一、你內心安住的問題,我們講「云何應住」。菩薩道的發心,我們不能夠住在外在的因緣,因為你外境是變化的,外境是用來歷練的,但是不安住。所以整個菩提心你的所緣境不能緣事相而發心,而要依你的真如理性而發起菩提心。就好像我們今天跟敵人作戰,你雙腳的腳跟一定要先站穩,你腳跟沒有站穩你什麼事都不能做,自己就先跌倒。本經很重要就是依止不生滅心,發自內心的那種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。這是第一個以理性而住,以真如為住。

 

二、調伏的問題。當我們發心以後,我們開始歷緣對境來調伏內心的煩惱,這時候所依止的智慧就是空假中三觀的智慧,使令我們能夠不偏空不著有而順入中道。在整個歷練的過程中,其實它是要有一個所緣境的,發心是從內心發心,但是在歷事練心的時候,它是要二個所緣境的。這二個所緣境,第一個菩薩所緣的是「佛法界」,依止覺悟的心所顯現的清凈的功德莊嚴。這一部分本經講的不多,上一科我們講到修學位次,菩薩的干慧地,乃至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。本經有略略的帶過,當然整個內涵沒有像《法華經、華嚴經》講佛法界那麼的殊勝,那麼的詳細。這是菩薩第一個所緣境,就是「佛法界」。

 

第二個是「眾生法界」,眾生依止迷惑顛倒的心,所捏造出來的惑業苦,這一部分本經講非常的清楚。佛陀很有耐性的、很詳細的把眾生依止無量的煩惱,造差別無量的業力,所顯現的整個六道輪迴的果報,從這一科開始就詳細的分別了。這當中我們從蕅益大師的開示,本科就是所謂的「借破戒二法為問端而廣示七趣的差別」這科的安立,阿難尊者的請問,佛陀的回答。蕅益大師認為有二層意思,這大家再進入經文之前要先了解。

 

當我們在面對眾生法界的惑業苦的時候,第一層意思,佛陀是要我們怖畏當來的果報,對果報先產生怖畏,特別是對三惡道的苦,本經講得非常的詳細。我們看到當來的果報我們現在就產生一種怖畏的心情,這第一點。第二、對惡因產生厭離,我們對果報產生怖畏,我們對煩惱的活動就會想要對治它、厭離它,我們就不喜歡煩惱。而這樣出離的念頭正是一個修行的動力,我們因為怖畏果報,所以我們才會厭離我們當下的煩惱,厭離當下的煩惱,我們才會用空假中三觀的智慧去對治。所以說,本科主要的宗趣有二個:

 

第一、讓我們怖畏當來的惡果,第二、讓我們厭離當下的惡因。蕅益大師是把它分為這二個重點。

 

戊二、陳疑

 

這一段是當機者阿難尊者正式提出他心中的疑惑 分三:

 

己一、總疑真不容妄。

己二、別疑地獄同別。

己三、結請決定開示。

 

己一、總疑真不容妄(總相疑惑)

 

他的總相疑惑是什麼?「真」,我們現前一念真如之心,既然它的體性是清凈本然周徧法界的,它怎麼會有三界的雜染因果出現呢?這是阿難尊者第一個疑惑,既然是清凈本然周徧法界,那麼這種眾生的惑業苦,這種雜染的因果,又是怎麼出現的呢?

 

心體本真   

 

世尊!若此妙明真凈妙心,本來徧圓,如是乃至大地草木,蝡rú動含靈,本元真如,即是如來成佛真體。

 

 

成觀法師《楞嚴經義貫》

 

世尊!若此妙明,真凈妙心,本來遍圓,如是乃至,大地草木,蠕動含靈,本元真如,即是如來,成佛真體。

 

佛體真實!云何復有: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、修羅、人、天等道?世尊!此道為複本來自有?為是眾生妄習生起?

 

「世尊,若此妙明、真凈」 微「妙」之如來藏「心,本來」周「遍圓」滿,「如是乃至大地草木」,一切「蠕動含靈」眾生,其「本元」皆是「真如」,亦「即是」十方一切「如來」所賴以「成佛」之「真體」。

 

既然眾生本具之真如即是「佛體」此體自是完全「真實」無妄;如是真如全體皆真,「云何復有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、修羅、人、天」、神、鬼、仙「等道」出現?

 

「本元真如」:其體之本元皆具真如。

 

「即是如來成佛真體」:承上而言:一切眾生共具的本元真如本性,即是十方一切如來賴以成佛之真體;換言之,十方如來若無此生佛共具之真體,即不得成佛。

 

「人、天等道」:「等道」即含鬼道、神道及仙道,以此諸道介於人天之間。

 

「此道為複本來自有」:「此道」,此等諸道。此句謂:這些六道等,是真如之體中本來就有的呢?(亦即是問:是否「真中含妄」?)

 

「為是眾生妄習生起」:這是從眾生的虛妄業習力中生起的?(亦即:還是「從真起妄」?)

 

世尊!既然這個妙,「妙」,體性不變,名之為妙;「明」,指的它作用隨緣;「真」,是從來無妄,從來就沒有所謂的顛倒虛妄的東西叫「真」;「凈」,從來無染。這一念心性是妙明真凈,而且本來是周徧圓滿的,沒有任何欠缺的,這是約著佛性來說。前面這一段是講性德,這以下講經過修練以後性德的圓滿。性德跟修德結合起來的一個圓滿的佛德。也就是說,當我們經過修行以後,成就佛道以後,所謂的「一轉一切轉」,這時候包括整個大地草木,外在的器世間,乃至於整個有情世間,一切的蝡rú動含靈。這些有情無情,當一個成佛的佛陀來看,都是真如佛性全體的顯現,因為它的本質就是佛陀的清凈本體所顯現出來的。我們常說:「有情無情,同圓種智」。當一個人成佛以後,他看到有情的蝡rú動含靈,無情的大地草木,通通都是萬德莊嚴的境界。也就是說,不管是從佛性的因地來說,是「妙明真凈」,從佛的果地來說,也都是「萬德莊嚴」。因果都是清凈的,而這過程怎麼就會有六道產生呢?

 

何有諸趣 

 

佛體真實,云何復有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、修羅、人、天等道?世尊!此道為複本來自有?為是眾生妄習生起?

 

「佛體真實」這句話是順著前面的文來說。佛陀因地的佛性是真實清凈的,佛果上的莊嚴也都是莊嚴圓滿的。但是為什麼佛性到成佛的過程當中,就有這麼多的地獄、餓鬼、畜生,乃至於人天六道輪迴的雜染因果呢?這些雜染因果是怎麼來的呢?阿難尊者他提出二個假設,說這個是在我們佛性當中本來就有的?還是眾生一念的妄動,一種虛妄習氣的熏習而生起的?提出二個問題。當然阿難尊者這個時候,他內心不知道哪一個是正確的,請佛陀來抉擇回答。

 

這個地方,我們看圓瑛老法師批註,他也提出一個很好的問題,他說:前面事實上滿慈子也提出類似的問題:「清凈本然,云何忽生山河大地,諸有為相?」前面的滿慈子提出這個問題,跟阿難尊者這二個問題是相同還是不同?圓瑛老和尚他回答說:前面的問題是比較微細,以根本無明來說。因為他整個問題在於「性覺必明,妄為明覺」。他所問的是:既然心性是全體不變,怎麼會有這種有為的像狀產生?這地方問的是根本的一念妄動,所以才有所謂的世界、眾生、業果三種相續;這地方所問的偏重在第八識三細的煩惱,就是那個微細的煩惱。

 

這地方阿難尊者所問的,是一個枝末的煩惱,比較粗。就是從我們的第八識再繼續的動下去,產生的第六意識的情想分別。後面講到一種是愛情的力量,一種是理想的力量,我們內心有二種力量,一種是情愛的力量,一種是理想的力量,隨著這二種力量在那地方互相的衝擊。所以這個地方阿難尊者所問的,是偏重在第六意識的枝末煩惱,就是情想的差別,這地方大家要清楚有所不同。

 

己二、別疑地獄同別

 

前面是攏總的對六道輪迴因果的產生,產生懷疑,這地方是各別的在六道中提出了對地獄。說地獄的同跟別。什麼叫同呢?大家共同來承受地獄的果報。換句話說,這個「同」指的是說地獄是有共同的處所,有一個地方叫做地獄,我們大家一起來受這個果報,叫做「同」。「別」就是各別各別的受報。也就是說事實上,沒有一個地方叫地獄,你造了業你自己發現你的地獄,他發現他的地獄,其實地獄是沒有固定處所的。提出同跟別的問題。

 

貪淫墮者  

 

世尊!如寶蓮香比丘尼,持菩薩戒,私行淫慾,妄言行淫非殺非偷,無有業報。發是語已,先於女根生大猛火,後於節節猛火燒然,墮無間獄。

 

這是講到佛在世的時候的一個佛弟子,她現身墮地獄的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。世尊!比方說,你老人家有一個弟子叫寶蓮香比丘尼,這個比丘尼它已經發心受了菩薩戒,但受了菩薩戒以後,卻私下去行男女淫慾之事,破了菩薩戒的戒體。這地方指的是寶蓮香比丘尼她做了破戒的事情,這第一點。其次,更糟糕的是第二點,她破見。她破了淫戒以後,她私底下公開的宣說,行淫慾是非殺非偷,她也沒有去傷害眾生,也沒有去盜取他人的財物,換句話說,行淫慾並沒有去惱害他人啊!沒有讓眾生痛苦啊!所以她認為這就不是一個惡因,不是一個罪業之因,既然沒有惡因,當然未來也不會有所謂痛苦的果報,這個就是破見。這是她因地的破戒跟破見二種情況,在她生命當中同時出現。

 

發是語已,先於女根生大猛火,後於節節猛火燒然,墮無間獄。

 

(結果)寶蓮香比丘尼她破戒破見以後,她的第一個果報就是花報先現前,在她現世當中,她的女根就生起了猛火。因為男女的淫慾本來是屬於火,她的因地是在火當中造業…我們後面會講到,你因地是煩惱火就會招感業力火,最後就是果報火。因地因為淫慾的火去造業,果報當中就招感了果報火在女根先出現,然後再慢慢的,在身體當中一節一節的出現,就把整個身體燒死。這是她今生的花報,來生的正式果報就直接墮到無間地獄(阿鼻地獄)。這個是在我們的經論當中,很少見的花報果報同時現前,這種情況不多的。因為她本身破戒,已經損傷自己的法身慧命,更重要是她破見,這是比較嚴重。因為她破見以後,她無慚無愧,她不會想懺悔,而且她又誤導眾生,說:行淫慾非殺非偷無有業報。對眾生產生誤導的作用。這是講到依止貪慾,所造的因果的情況。

 

怒痴墮者 

 

琉璃大王、善星比丘,琉璃為誅瞿qú曇族姓,善星妄說一切法空,生身陷入阿鼻地獄。

 

前面寶蓮香比丘尼,她在造業的時候依止貪愛的煩惱,琉璃王是依止瞋心。琉璃王他殺害瞿qú曇種姓,這是有過去的一段因緣。那時候波斯匿王想要去娶釋迦族的公主來做夫人,但釋迦族認為他自己的種姓是很高貴,他不想答應這件事。但是波斯匿王的軍事非常強大,他們根本惹不起波斯匿王,那怎麼辦呢?他就想出一個方法,就把公主的婢女把她打扮成公主嫁給波斯匿王。這件事情的欺騙,埋下了釋迦族被滅掉的一個禍根。這時候波斯匿王也不知道公主長得怎麼樣,他就接受了,後來生下一個琉璃王,太子就是琉璃王。那時候琉璃王也不知道有這麼一段因緣。

 

有一天,琉璃王年輕的時候,就隨著他的母親回到他的外公外婆家,回到釋迦族,因為家族那時候剛好辦一個慶祝的法會。回到釋迦族以後,當然人家都看不起這流琉璃王,說你這個是婢女所生的,大家私底下議論紛紛沒有當場道破,所以琉璃王覺得很奇怪,但是他也不知道為什麼?後來釋迦族剛好做了一個很大的講堂,準備請佛陀來開示。講堂當然裝飾得金碧輝煌,中間又擺了一個法座。這時候琉璃王看到這個法座,他就好奇,自己坐在法座上。當然,這件事情就激怒了釋迦族的長老,當眾就訶責琉璃王太子,說:你是卑賤的種姓,你哪有資格坐中間的位子!這件事情對琉璃王的刺激就很大,在他的年輕的心靈當中受到傷害。受到傷害以後,他就跟他的侍從說:有一天我做國王以後,一定要報這個仇!後來琉璃王太子他的父親波斯匿王往生以後,他做國王以後,他就帶著軍隊將釋迦族全部滅掉。

 

當時的記載,佛陀曾經勸過三次,琉璃王都沒有改變,乃至於目犍連尊者用缽救起了五百個釋迦族的年輕人到忉利天去,最後也變成血水,因為它業報成熟。琉璃王造了這麼大的罪業以後,佛陀就預言說:琉璃大王七天以後,現生被大火所燒,直接墮落阿鼻地獄。也是花報跟果報一起承受。這時候琉璃王就很害怕,他就造了一個船跑到大海去。但是業報不可思議,到大海去也是一樣,到了第七天的時候,海裡面就生起業風,從海裡面產生大火,把他給燒死。琉璃王也是在燒死以後,也是現生墮入阿鼻地獄,這是依止瞋心造業。

 

第三個例子是善星比丘,善星比丘他是在今生成就四禪,成就四禪以後,因為他親近惡友,造成很多過失,就退失了四禪。他退失禪定以後,他就生起邪見,他說:這世間上沒有所謂因果的事情,沒有世間的因果,也沒有出世的因果,你看我得到禪定以後還不是失掉了?造善絕對不會招感安樂的果報,造惡也不會招感痛苦的果報。他就撥無因果,妄說一切法空,他也現身墮入地獄。善星比丘所依止的煩惱是愚痴。

 

阿難尊者把當時所發生的三件事情提出來,他提出這三個事情以後,他提出的疑問是說…

 

雙問同別 

 

此諸地獄,為有定處?為復自然,彼彼發業各各私受?

 

成觀法師《楞嚴經義貫》

 

此諸地獄,為有定處?為復自然,彼彼發業,各各私受?惟垂大慈,開發童蒙,令諸一切持戒眾生,聞決定義,歡喜頂戴,謹潔無犯。

 

世尊,「此諸」人受生之「地獄,為有」 一「定」之「處」所(彼地獄為共業所成、本已有之、同一地點、且處所一定)?「為復」法爾「自然」隨其「彼彼」各人所「發」之「業,各各私受」 (彼地獄乃別業所成,隨業而現,並非原來即有,亦非有定處之常設機構)?「惟」願如來「垂」示「大慈,開發」 我等有如「童蒙」無知之心,「令諸一切持戒眾生」 得「聞」此「決定」之「義」理,「歡喜頂戴」佛戒,敬「謹潔」身「無」所違「犯」。

 

「此諸地獄為有定處」:這些人所受生的地獄,是本來早已有之,而且是同一個,且有一定的處所嗎?「定處」,指已有、同一、且一定的處所(亦即「常設機構」)。也就是問說:地獄究竟是否本來就有、共業所成、常設、確定不變的呢?

 

「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」:「自然」,法爾如是,如是因如是果。「彼彼」,個別。「私受」,別受。此謂:或者這些人受報的地獄,並非共報,因此隨各人之業而有差別,故不是一定,只是法爾如是,隨業受報,所以雖然同是受「墮無間地獄」之報,但並非在同一個地獄,而且其地獄也沒有一定,皆是依各人隨業所生。簡言之,此地獄是個人「別業所成」,非「共業所感」。

 

【詮論】

 

此處問墮地獄事,而舉三人以為代表:一、寶蓮香比丘尼,為犯淫而墮;二、琉璃王為因怒犯殺而墮;三、善星比丘由愚痴妄言而墮。總此三種人,為由犯淫、怒、痴而墮地獄。

 

阿難舉此三人的事證之目的,是為了表示墮地獄之事,實在是實有,並非虛妄,用以遣除撥無因果的人以為地獄只是「比喻」、或「象徵」,並非實有。阿難雖信地獄是實有,並非虛妄,但不知其處所何在,及其根本成因為何,故有此問。

 

這三個人都墮落到地獄去了,一個依止貪慾、一個瞋恚、一個愚痴。那麼到底地獄是有固定的處所?也就是說,各別造業但大家一起來共同承受?還是順其自然的軌則,是各各去造業,而且各各別受,是沒有固定的處所?從後面的回答是這個意思,地獄的確是有固定的處所,但在固定的處所當中,共業中有別業,每一個人又各自去發現他個人痛苦的相貌。比方說,我們住在佛學院,佛學院也的確有他的處所,有所謂大家的共業,但在共業當中,有各各發業各各自受。這地方是你必須把前面的跟後面的結合起來就對了。

 

蕅益大師說:這一科的重點,佛陀要破除二種邪見:

 

第一、妄言心凈則國土凈,所以他認為地獄沒有一定的處所,這樣是違背了唯心萬法的道理。就是說,這件事情是有點執理廢事。破除的第一個邪見就是,有些人一天到晚觀照現前一念心性,既然現前一念心性是清凈本然,周徧法界,那只是個人循業發現而已。理觀過強以後,就忽略了事相的差別,執著地獄沒有一定的處所。這一點是佛陀要破的第一個邪見--「執理廢事」。

 

第二、有些人看到的確地獄有固地的處所,就執著地獄就是真實有的,是真實有的不能改變的,你懺悔都沒有用的。這種情況是違背了萬法唯心之理,有點「執事昧理」。前面認為地獄沒有一定的處所,就忽略了因果絲毫不爽的道理;假設你執著地獄有固定的處所,是真實有,又違背了法性本來空寂的道理。所以這個地方佛陀的回答,是雙破執著有跟執著空,而發明中道即空、即假、即中的道理。前面一段是阿難尊者提出二個疑情。

 

己三、結請決定開示

 

請佛陀做出明確的開示。決定,明確的意思。阿難尊者他提出二個疑情以後,他就把這個做總結,說為什麼要提出這個疑惑。

 

惟垂大慈開發童蒙,令諸一切持戒眾生,聞決定義,歡喜頂戴,謹潔無犯。」

 

惟願佛陀依止大悲心,來開發我們眾生心中的迷濛(迷惑),使令一切的末法眾生,末法眾生在持戒的過程當中,他能夠產生一個決定義;「決定義」就是說,當佛陀這樣講以後,眾生很明確的知道因果跟空性,所謂的自性空跟因緣有這二個道理,是絕對沒有差錯的。佛陀講完以後眾生就沒有任何疑惑了,就是「決定」。大家能夠很頂戴歡喜的去受持佛陀的禁戒,而無所毀壞。蕅益大師在這一段的總結他就說:觀此經文,有扶律談常之意。

 

我們前面經過一大段在講修行位次的時候,其實修行位次在正念真如的過程當中,他觀的時候是觀空性。因為你破煩惱障,你當然是觀空性,覓心了不可得,所以他從空觀裡面一直觀進去,把煩惱的力量慢慢慢慢的消滅掉。因為煩惱是根據「我愛執」,我們執著我們生滅的因緣當中有一個自我,所以空觀把煩惱消滅以後,他才能夠轉凡成聖。但是在修空觀的過程當中,可能會忽略了因果的道理,所以佛陀必須把戒律的這一部分把它也扶持起來,就是「扶律談常」,一方面暢談清凈的佛性,一方面強調持戒斷惡修善的重要,這一段有這一層意思。

 

丙二、示答

 

前面都是阿難尊者提出疑情,這以下如來就很清楚的顯示來回答這個問題。分二:

 

丁一、讚許。

丁二、正說。

 

丁一、讚許

 

如來對阿難尊者的請法,一方面對阿難尊者讚歎,一方面允許來宣說

 

佛告阿難:「快哉此問!令諸眾生不入邪見。汝今諦聽,當為汝說。

 

首先佛陀先讚歎阿難:快哉此問!「快」,暢快心意。《快哉此問》簡單的說是:阿難尊者你問得好啊!你這個問題問得正是時候。因為前面佛陀一再強調理觀的重要,可能會忽略事相的斷惡修善。所以這時候阿難尊者提出這個問題也是正是時宜,問得好!因為你這樣一問,才使令末法眾生不入二種的邪見,一方面不會執理廢事,一方面不會執事昧理,破除二種邪見。第二、允許。你應該好好的諦聽,我會為你詳細的說明,眾生法界整個惑業苦的生起的因緣。

 

我們可以這樣子講,諸位我們看前面的「明正助行所成伏斷圓三德位」。前面那一段佛陀雖然講正行跟助行,其實佛陀在整個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的過程當中是偏重空觀的,他就是一直在破我法二執,我空觀破我執,法空觀破法執,讓心胸慢慢的擴大,內心的功德慢慢的顯現、慢慢的顯現、慢慢的圓滿。所以前面是理觀破煩惱障,這一科以後就修假觀了,破業障。

 

前面我們可以說是修空觀,偏重在轉煩惱障成般若德,這以下這一科是修假觀,轉業障成解脫德。前面的對治在煩惱,這一科對治在業力,對治罪業。

 

丁二、正說

 

正式說明三界染凈因果差別的道理。分三:

 

戊一、總明二分。

戊二、別示七趣。

戊三、結示勸修。

 

戊一、總明二分

 

剛開始講到三界的因果,佛陀先把眾生的內心世界,分成二分。我們一般人這二分都具足,看這個意思,大部分的人都是具足內分跟外分,一個是充滿理想抱負,一個充滿種種的情愛跟貪慾,這二種分都是具足的。分三:

 

己一、約迷真雙標。

己二、約情想別示。

己三、明純雜升沉。

 

己一、約迷真雙標

 

眾生因為迷失了清凈的本性,而生起一念的妄想,這時才標舉出,在虛妄的妄想中產生內分跟外分。

 

阿難!一切眾生,實本真凈,因彼妄見,有妄習生,因此分開內分外分。

 

圓瑛法師《楞嚴經講義》

 

按此經原系中印度,那爛陀寺大道場,經於《灌頂部》,錄出別行,故名《灌頂章句》。此依總彰別,意顯此經,所有章句,皆屬《灌頂部》出故。

 

成觀法師《楞嚴經義貫》

 

阿難!一切眾生,實本真凈,因彼妄見,有妄習生,因此分開,內分外分。

 

「阿難,一切眾生」 所具之藏體本心「實」是「本」來「真凈」;然「因彼」一念妄動,致成「妄見」,復由無明妄見的種子不斷起現行,熏習本識,故「有妄」業「習生」起;由此無明種習為因,「因此分開」身分內之與「內分」身分外之「外分」(對於內分即深生耽著,對於外分即冀求超勝、控有)。

 

「一切眾生實本真凈」:「一切眾生」,指眾生之本體、本心,亦即如來藏心。「實本真凈」,眾生之本心,本自清凈。

 

「因彼妄見」:「彼」其。由於他的一念妄動,而成妄見。「妄見」,妄有能見所見;如所見之空中華等。

 

「有妄習生」:「習」業習。由於無明妄見的種子,不斷地起現行,熏習本識,故有虛妄的業習產生。

 

「內分外分」:「內分」,身分之內。「外分」,身分之外。換言之,即將一切強分為「我」及「非我」(內在及外在)。以此分別,故對「內分」(我)深生耽著;對「外分」(非我,或我所)則冀求擁有或超勝。

 

我們眾生清凈的本體,它的確是清凈本然,周徧法界,沒有三界虛妄的相狀執,本來是沒有的。這一點蕅益大師會不斷的強調,本來沒有這種染凈因果的、本來沒有。本來沒有怎麼就有呢?因彼妄見,有妄習生。

 

所以我們在觀察一念心性,我們要掌握二個重點:第一不變性跟隨緣性。你觀不變的時候是本來都沒有,如果我們的惑業苦是本來就有,那就糟糕了,那我們就不能改變了。所以「一切眾生,實本真凈」,是發明清凈的隨緣不變之體,體是沒有,但是它有它隨緣的作用,這種隨緣的作用會隨順我們眾生一念妄動的因緣,就產生能見所見的無明煩惱的顯現。

 

所以這「因彼妄見」就是產生第八識三細的煩惱,這是比較微細的。「有妄習生」,由根本的煩惱再繼續的…一念不覺生三細,境界為緣長六粗,外境的刺激就產生種種第六意識的愛取煩惱的種子跟現行的生起,有妄習生。這是第六意識所產生的枝末的煩惱,前面是第八識的根本煩惱,這二個都是在發明心性雖然全體不變,但是它會隨染凈的因緣而顯現差別的因果。

 

這個地方是隨著顛倒的因緣,產生了顛倒的因果。因為一念顛倒以後,就產生了內分跟外分,「內分」就是我們眾生心中的情愛,「外分」就是我們眾生種種的理想,這二種。

 

內分外分都是約著一念的妄動才有的,本來是沒有所謂內分外分的差別。

 

己二、約情想別示

 

前面只是把內分外分的名稱標出來,這以下就把內分的情愛跟外分的理想,它的相貌各別的標示出來。

 

墜落之本     眾生依止內分而產生墜落的相貌:

 

貪愛為本

 

阿難!內分即是眾生分內,因諸愛染,發起妄情,情積不休,能生愛水。

 

成觀法師《楞嚴經義貫》

 

「因諸愛染,發起妄情」:「愛染」,六欲之愛染,以其愛能染心,故稱愛染。「妄情」,虛妄的七情(七情為:喜、怒、哀、樂、愛、惡、欲)。以情因想有,而想陰實無自體,乃六識之用,故知七情本自虛妄。

 

「情積不休」:妄情積久不能自己。

 

「能生愛水」:能發生愛之水,此愛水更從而潤滋其妄情,令情更增深。

 

什麼叫內分?為什麼叫「內」呢?眾生的分內的事情。這句話的意思,諸多古德的開示說法都是一樣,眾生以造作惡業當作本分事。說:我們內心當中也的確有很多的善根,有很多煩惱。但是為什麼就把煩惱當作分內的事情呢?你造作煩惱不必別人教你,一個人你把他放在深山地帶,沒有受過教育,他很自然會造作很多的很自然的煩惱,這不必教的。

 

但是外分就不同,你要經過教育才有的,正常人是不能生起外分。內分就是說,我們對於各種東西的貪愛是不必別人教的,做這件事情是眾生本份的事情,因為生生世世都做這件事情。什麼叫內分呢?

 

因諸愛染,發起妄情。眾生內心發動愛染,愛本身就是染著,貪愛以後,當然我們有二種情況:第一個是對治,用持戒或者修止觀來對治,它就慢慢消滅;假設你沒有對治,就會慢慢進入「發起妄情」。前面只是貪愛,這個地方就是有取,執著而不相舍離。我們在講十二因緣的時候有提到,「愛」的話就是你很喜歡,但是你不一定想要得到,可有可無,就是看著它很不錯、很喜歡。到「取」的時候,你就想追求了,你一定要得到,煩惱就更熾盛。其實愛染跟妄情都是貪愛,只是一個是輕微的貪愛,一個是比較嚴重的貪愛。貪愛以後當然就造業,「情積不休」,相續的去造作這方面的業力,最後的結果產生貪愛的禍水,就是果報出現了,惑業苦。這地方是先把眾生的分內的相貌,這種情愛的相貌,引生的惑業苦的道理講出來。這以下就引出四證,證明前面的道理是對的。

 

舉例驗證

 

是故眾生,心憶珍羞,口中水出;心憶前人,或憐或恨,目中淚盈;貪求財寶,心發愛涎,舉體光潤;心著行淫,男女二根自然流液。

 

貪愛怎麼就能夠產生水呢?六道眾生,你可以實際去印證,譬如我們心中去憶念美味的食物,當然這也是一種貪愛,他所緣境是飲食。飲食並沒有現前,但是我們用貪愛的心去憶念美味的食物的時候,口中就自然生起口水,這是第一種水,口水。心憶前人,或憐或恨,目中淚盈;我們去憶念過去往生的人,一方面憐愛他過去對我們種種的好處,或者悔恨他怎麼這麼早就往生,為什麼不多住一段時間呢?這種憐恨之心,我們很自然的就在眼中流出眼淚來。水是怎麼來的呢?也是一種愛憐之心產生的。貪求財寶,心發愛涎,舉體光潤;當我們內心把自己所得到的財寶,把它拿出來看一看,看到自己有這麼多的珍寶,產生貪愛的液體,這時候你的身體就會產生光澤,像精神特別好一樣。這個也是一種水的潤澤。心著行淫,男女二根自然流液。當我們想著男女淫慾之事,男女二根,不管男眾女眾都是一樣,都會流出情愛之水。這個地方就引證,因為你有煩惱水,就產生業力的水,最後產生果報出來,是這個意思。這個「水」到底是怎麼樣的情況?說:貪愛產生水,這個水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?

 

結示立名

 

阿難!諸愛雖別,流結是同,潤濕不升,自然從墜,此名內分。

 

圓瑛法師《楞嚴經講義》

 

阿難!諸愛雖別,流結是同,潤濕不升,自然從墜,此名內分。

 

阿難!諸愛雖然六根各別,流結是同者:流是流通,口中水出,目中淚盈,男女二根,自然流液,此皆水之流通於外也。結是蘊結,舉體光潤,此則水之蘊結於內也。若流若結,總是潤濕為性,故曰是同。因潤濕,則不能上升;不升,勢必從墜,此乃自然之理,故名內分。初內分屬情故墜竟。

 

成觀法師《楞嚴經義貫》

 

阿難!諸愛雖別,流結是同,潤濕不升,自然從墜,此名內分。

 

阿難,」此等「諸愛雖別」,然其足以促成體液之「流」泄與心中之郁「結」之形成則「是同」一原理。以愛水為「潤濕」之性且往下流而「不」上「升」,故愛水多之眾生(愛重之眾生)「自然從」其愛水之性而往下「墜」落。「此名」為「內分」。

 

「諸愛雖別,流結是同」:「流結」,流與結。「流」指體液之流泄。「結」,心中之蘊結。以心中若有愛生,其心必若有蘊結,不能解除。此謂人心之中的各種愛欲雖然種類有別,如對人或對事物,但其愛水之流與心中蘊結則是同一原理的。

 

「潤濕不升,自然從墜」:水之性為潤濕,且水性為往低處流,故愛水多者,命終之後自然往下一道流去,而不能往上升,故稱「不升」。既不能往上升,自然就往下掉,故稱「自然從墜」。「從」,隨,隨著愛水下流之勢而往下墜落。墜落指墮於三途。上升,指生天等。

 

能貪的心是一個,但是它所貪的境不同,貪愛飲食、財物乃至於男女等等,它產生的結使的煩惱是一樣的。產生水有什麼樣的問題呢?因為水性是潤濕而不升。你看我們看到水,水有一個特性,水往低處流。你看我們要把低處的水要拉到高處,那一定要馬達衝上去,它不會自己跑上去;但是你要讓水從高的地方流到下面,你就不用麻煩,它自然的就往下流。水它有一種天生的本性,就是往低處下墜,這個就是「分內」。我們之所以人道做好好的,為什麼會下墜到畜生道、餓鬼道、地獄道呢?就是你做人的時候貪愛的水太多。

 

它的意思就是說,理想會產生一種氣,蒸氣是上升的;貪愛會產生水,會下降。《楞嚴經》的意思就是說,臨命終的時候你到底是往下降還是往上升,看你的氣比較多?還是水比較多?它是這個意思。你看我們氣體是往上升,水是往下降。這地方是講到眾生的本分事,本分就說是你不用去教育他,他自然就會去做的,第二個是「分外」,這就要教育了,要讀聖賢書,因為你本來是不會做這種事情,要經過後天的教育。

 

超升之本

 

渴想為本

 

阿難!外分即是眾生分外,因諸渴仰,發明虛想,想積不休,能生勝氣。

 

圓瑛法師《楞嚴經講義》

 

阿難!外分即是眾生分外,因諸渴仰,發明虛想,想積不休,能生勝氣。

 

初標分外境,即是眾生身分之外,勝妙境界。因諸渴仰,顯外分心,不安本類,志求出離;以乍聞勝境,心生渴想仰慕。渴仰即想也,渴仰之極,發明種種清虛想念。想念積習而不休止,想極神飛,能生殊勝之氣,脫離形累,必成超舉(超越、上升)之因。

 

成觀法師《楞嚴經義貫》

 

阿難!外分即是眾生分外,因諸渴仰,發明虛想,想積不休,能生勝氣。

 

「阿難」,所謂「外分即是眾生」 對自己身「分」之「外」之勝妙境界,「因諸渴」望「仰」慕之意,而「發明」種種沖「虛」清明之「想」念,若此「想」念「積」習「不休」止,即「能生」出殊「勝」之「氣」(氣即風大,有浮載上升之力)。

 

「眾生分外」:指眾生對自身的身分之外的勝妙境界。

 

「因諸渴仰,發明虛想」:「發」,即發起。「明」,即顯現。「虛」,即清虛、空靈、飄逸之想,猶如虛空,無有拘系,故言「虛」。此謂,由於自心的渴仰之意,而發明種種清虛的想念。

 

「想積不休,能生勝氣」:「氣」,即是風大之一,是色法,「想」是心法,心法積聚不散、不止,即引攝色法之風大成一股氣。這是由「心法」引動「色法」,也就是「心生故種種法生」之原理。此句謂,這種清虛之想若繼續不斷地積集不止,便會產生一種殊勝之氣。

 

什麼是外分呢?眾生分外的事情,要經過聖賢的教育才有的。什麼叫外分呢?因諸渴仰。經過聖賢之道的教育以後,對聖賢的功德殊勝的境界;比方說我們念佛的人,對於佛的功德,對凈土依正莊嚴的殊勝,產生種種的渴想、仰望,我們也想要得到,所以「發明虛想」,就產生很多很多的理想抱負出來。「想積不休」,想,再不斷的去造作、造作,就產生殊勝的氣勢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