擁抱痛苦:成長一定是痛苦的,否則你就沒有在成長
人生苦難重重,這是世界最偉大的真理。——《少有人走的路》
人生最爽的事。
就是在快樂中獲得想要的一切。
只是這大概只存在於意淫之中,牛頓第三定律告訴我們,如果你想要獲得一些東西,你就得付出同樣的代價。
這個道理其實我們是懂的,只是我們仍想要一邊獲得,一邊開心,畢竟誰會想要痛苦呢?
黃執中說「我們人大概是唯一一種,每天需要不斷去做很多痛苦的事的生物」。
早上要早起,從溫暖的被窩到一個寒冷的環境;白天要聽很多無聊的課,有時還要做很多痛苦的作業;考研的還要經常逼著自己學習各種課程;有時還要去參加很多不喜歡的社交活動。
跟大家一樣,我也每天都處在這樣和那樣的痛苦之中。早起、看書、學習各種課程、組織作業打卡、寫文章等等,甚至出門買份早餐都是痛苦。
但是我們為什麼要經歷這些痛苦呢?我們難道就不能快樂的就達到我們所有的目的嗎?
很遺憾的告訴你,大多數時候不能,說大多數其實還保守了,是幾乎不能,這麼久我都未曾找到一個站得住腳的反例。
這就是今天我想告訴你的,成長一定是痛苦的。
最初的念頭來自於讀書這件事。
我的讀書史始於張嘉佳的《從你的全世界路過》,那是我第一次愛上讀書。再後來就是大冰,那陣我在復讀,同桌也很喜歡大冰,於是買了他所有的書,我倆就在課間的間隙看完了那些熱血與美好的江湖故事。
接著是劉同的書,到了大學又喜歡上了盧思浩、關東野客和蔡崇達。
如果你留心一些,就會發現,這些書都是散文,是一個又一個的故事,這就是我最愛讀的書。
但是後來在網路上看到一句話,大意是說「你不能只讀你喜歡的書,你還要廣泛涉獵,各個領域都要讀一些才好。」
後來我才明白,這背後的道理就是多元思維模型。
那之後,我開始留意一個規律,好像那些讓我們做起來感到很舒適的東西,其實已經不能帶給我們多少成長。
而那些我們不情願去做的事情背後,往往隱藏著巨大的成長。
正如達利歐所說「問題根植於看起來並不美好的殘酷現實,所以如果你想要成長,你唯一的途徑就是擁抱痛苦」。
思考度
什麼是痛苦,什麼是快樂?
有很多解釋,解釋的方向也有很多,我想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,叫做「思考度」。
一件事情,如果是幾乎不需要思考的,一般就傾向於更快樂。
比如,打遊戲的時候,如果是一頓瞎幾把瘋狂輸出,那是很爽的;而如果現在你成了職業選手,要求你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去研究戰術和打法,那是很痛苦的。
比如,上課的時候,最好是只帶兩隻耳朵,聽老師嘚吧嘚講就好了;而如果老師突然對我們提幾個問題,讓我們拿出答案來,那是很痛苦的。
比如,此時此刻,只要從上往下,快速的把所有文字滑完就好了;千萬不要讓我去思考,我的人生中那些常常讓我感到痛苦的事是哪些,為什麼我會逃避做痛苦的事,這給我什麼啟發?
看到了嗎?只要不思考,再痛苦的事,其實還OK啦;而一旦要你深度思考,即使是想打遊戲這種非常快樂的事也會變得痛苦。
而且痛苦的程度還會隨著思考的程度加深,而變得越來越痛苦。
如果你明白了這點,你就知道了,我們人是能不用腦就不用腦。
只是大腦不知道的是,我們今天已經發展到了21世紀,我們發展出了網際網路,每天大量的信息鋪面而來,我們的生存難度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,如果不學習,我們就會淪為無用的人。
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個厲害的人,或者說想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的話,你就不得不反抗自己的大腦,去做一些必要的痛苦。
高級的快樂
難道我們就不能一邊快樂,一邊成長嗎?
那要看你如何定義快樂了。
如果你認為打遊戲、刷劇、看抖音、睡懶覺叫做快樂,很遺憾的告訴你,不能。
這些都是及時快樂,是短暫的,只在玩的時候快樂,但過後就是巨大的空虛襲來。
這是低級的快樂。
那什麼叫做高級的快樂呢?我叫它痛快。
做的時候,你會感覺到痛苦,但過後你會感覺到極大的滿足感,且持續時間很長。
這兩者有很大的區別,低級的快樂如打遊戲、刷抖音,過後是巨大的空虛感;高級的快樂,於校園君而言,如寫一篇文章,雖然寫之前很不情願,寫的時候是巨大的痛苦,但是寫完之後是巨大的滿足感,而且這種快樂能持續好多天,有時候甚至幾個月之後突然想起還會驕傲。
與你而言,像是考下四六級、雅思托福,像是讀完一本好書之後的收穫,像是努力之後達到自己的預期。
如果要追求快樂,希望你去追求持久的快樂。那種快樂做的時候是痛苦的,但做完之後是巨大的滿足感,我們稱之為「痛快」,痛苦並且快樂。
痛苦不等於成長
雖然成長幾乎都是痛苦的,但是痛苦卻並不等於成長。
擁抱痛苦並不是讓你逼迫自己一味的去做痛苦的事,那不叫成長,那叫變態。
可能文章一開頭你就在懷疑了,誰的生活容易過呢?有多少人經歷了一生的苦難,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。
是的,你說得很對,我們又何曾容易過呢?
即使我們天天玩,我們仍過得痛苦,那是來自內心空虛的痛苦,是來自蹉跎的痛苦。
既然結果都是痛苦,那為什麼不主動擁抱,而是選擇逃避呢?至少主動權還在我們身上。
但還有種痛苦,是因為選擇方向的痛苦。
比如我父親,從小過著我無法想象的痛苦,吃不飽穿不暖,還沒日沒夜的工作。好不容易改革開放了,掙了點錢,卻因為房子、家庭、母親的大病,過得無比節約,吃不敢吃好,也捨不得買新衣服,吃了一輩子苦。
雖然我很敬佩我父親,但是這樣的痛苦確實是無效的。但是也沒辦法,那是時代大背景決定了。
但是你不一樣,你學歷高,見識廣,你知道怎麼做才是最好的選擇,你只是害怕痛苦。
這是痛苦不等於成長的第一個原因,選擇方向的問題。比如開公司和下苦力都很痛苦,但是結果卻是截然不同的。
痛苦不等於成長的第二個原因是,痛苦之後沒有及時反思。
《原則》這本書里,最最重要的一個原則,就是一個公式,叫做痛苦+反思=進步。
是的,如果沒有反思,痛苦就是毫無意義的。
比如我自己,從高一到高三,我幾乎是班裡最努力的那個人,但是卻每次考試墊底,你能理解那種失落和恨鐵不成鋼的痛苦嗎?
高三的時候,實在撐不下去了,只能每天晚上到操場狂奔才好受些,每次洗澡的時候,都要接一大桶水從頭上直傾而下。
然而那麼勤奮,做了那麼多痛苦的事,高考卻還是名落孫山。
這就是因為缺乏反思,只知道一味的努力,用一次次的挫折來感動自己。可是挫折和痛苦本身並不等於成長,痛苦之後你還必須得反思。
後來復讀,一下子就開竅了,每考一次就重新刷新我的學習方法,反思我做的每一步,最後如願考到了我今天的大學。
於你也一樣,我其實不願你去擁抱痛苦,我怕你陷入自我的感動之中,而忘了反思,最後做了無用的努力,經歷無用的痛苦。
無奈的是,反思這件事其實更痛苦,前面我們就講了,思考度與痛苦密切相關。
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變成今天這個樣子的原因,這是一個死循環。
我們天性里喜歡快樂,喜歡舒適區,但是這種快樂是很短暫的,過去之後就是巨大的空虛感;
於是這逼著我們去更努力一些,去做一些我們不願意的事,比如學習,比如工作;
可是由於痛苦並不等於成長,我們還需要選對方向,最重要的還要在痛苦之後及時反思;
但是思考度越大,就越痛苦,這就導致我們害怕思考;
可是沒有反思,痛苦就沒有意義。
最後的結果就是,我們經歷了無謂的痛苦,還得不到應有的收穫。
成長即痛苦之於我
我是在上個寒假感悟的,當時在被窩裡玩手機,突然看到一句話「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」,內心最後的僥倖突然像玻璃渣子,碎了一地。
從那之後我開始思考痛苦與成長的關係,我也曾想找出反例來反擊這個模型,很遺憾的是我至今沒找到。
不過它卻成了我最好的「自我激勵」,每當我該做什麼,卻因為害怕痛苦,遲遲不願行動的時候,我就用它來勉勵自己,成長一定是痛苦的。
比如早上待在被窩裡不想起來,我就告訴自己,成長一定是痛苦的;比如玩手機玩得不想學習的時候,我就告訴自己,成長一定是痛苦的;比如,今天該寫文章了,卻還是一拖再拖,我就告訴自己成長一定是痛苦的。
如此之後,我就從內心深處接受了「成長即痛苦」這件事。連痛苦都能成為朋友,我還有敵人嗎?
我們人這一生都要經歷痛苦,一種是短暫快樂之後空虛的痛苦,一種是痛苦之後長期滿足的痛快。
空虛的痛苦與滿足的痛快,我寧願選擇痛快。